游客发表
澎湃新闻记者 张静
以金融业为核心的陆家理示现代服务业,是嘴外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面向未来重点布局的产业之一。临港新片区如何建设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滩协同临与、港新外滩形成“一城一带一片区”为主的片区资产管理机构空间布局?
去年5月,《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何建若干意见》明确上海打造亚洲资产管理的重要枢纽,迈入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城市前列的设跨目标,并首次提出将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构建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境资构建以“一城一带一片区”为主的产管资产管理机构空间布局。其中,范区“一城”指依托陆家嘴金融城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核心功能区,陆家理示“一带”指支持外滩金融集聚带南北延伸和纵深拓展,嘴外形成资产管理机构集聚带。滩协同临“一片区”即在临港新片区建设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港新
5月31日,片区在跨境资产管理生态圈法治建构论坛上,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刘伟表示,以金融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是临港新片区面向未来重点布局的产业。滴水湖金融湾在临港新片区“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建设中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滴水湖金融湾是新片区金融产业的核心承载区域,正围绕总部经济、跨境金融、离岸贸易、数字经济等产业加快布局,形成继外滩金融集聚带、陆家嘴金融城之后的上海金融服务业第三极。
滴水湖金融湾要对标国际知名金融功能区高质量推进建设,与外滩、陆家嘴错位互补、协同发展,提升临港新片区作为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刘伟表示,滴水湖金融湾作为临港集团重点打造的特殊经济功能承载空间,目前已集聚汇华理财、汇丰金融科技、交银金科、毅峰资本、大华银行、华福证券等一大批跨境资产管理要素,正努力推动国内外资金资源在新片区高频交易、高效配置。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马屹表示,上海资产管理行业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全球排名前20位的国际资管机构已有17家在沪设立主体。据不完全统计,在沪37家外资证券私募在管产品数量已达217只,实际运行184只,合计管理规模约585亿元,创出历史新高。建立并完善与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城市建设相适应的跨境资管法治体系至关重要。
马屹认为,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包括全球资管中心是联动发展的。伴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金融争议解决经验。2019年-2021年受理金融类仲裁案件1708件,争议金额人民币345.24亿元。2021年共受理金融类案件397件,争议金额60.07亿元;其中资管类案件222件,涉及71家资管机构。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秘书长王唯骏提到,资管业务已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方面。市场主体数量、交易规模和国际化发展方向决定了上海跨境资管中心的法律服务需求具有巨大发展空间。争议解决是资管行业风险防范的“重要防线”,仲裁法律适用的开放性和裁决跨境执行的便捷性受到境内外金融市场主体青睐,在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尊重商业逻辑,保护交易的有序创新。她建议在解决典型、新型的国际资管纠纷方面应坚持仲裁专家断案、尊重契约、高效便捷、开放灵活的优势与特点,并进一步将仲裁纳入跨境资管示范区配套法治保障体系中。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中国金融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季立刚提出“金融法治试验区”的政策构想与规划导向,临港新片区“金融法治实验区”建设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为“一体双峰”模式,“一体”是指临港新片区“金融法治实验区”建设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组成部分,“双峰”是指其与陆家嘴片区、上海传统金融区构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两个重镇。同时,临港新片区金融法治建设的基本定位是建设依法治理、充分运用中央授权的“法律新区”。在制度设计上,可从临港新片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监管沙盒”构造、离岸金融法律制度建构、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ESG投资体系建设、期货结算与交割仓库机制建设、资本项目可兑换机制建设及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法治保障等入手。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